一直以为“认知”是心理学领域的东西,而且因为其抽象、玄乎,而本能的排斥它。后来才知道,“认知”早与“地理”扯上关系,在国外,地理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将人与地理结合,或者说将人与环境结合,是地理学的崭新的研究方向,而地理、行为、认知则构成了这新方向的关键词。
可是,认知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科学的意义就是用逻辑来解释某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必须是可重复发生、可用数据定量描述的。那么认知,符合这样的条件吗?
最近看了一篇心理学的论文,虽不足以解开我所有的疑惑,但让我有所启发;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之前一些模糊的、关于主客观的“思想”,原来可以用严谨的科学语言来表达,让我重新认识了心理学。
这是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的叶浩生老师写的《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对具身认知、离身认知等一些“人如何看待世界”的方式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具身认知才是正确的理解心理学的基础。
离身认知(disembodied cognition)认为思维和身体是分离的,身体只是意识的载体。所谓身心二元论,即心和身分属两个世界,主体和客体是一个“表征与被表征”的关系,主体若能镜像般地表征世界,则能真正认识世界。以计算机为比喻,身体就像硬件,负责数据的输入和信息的输出,而思维像程序一样负责信息的加工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知就是信息的表征和操控,“以抽象的符号表征着外在于我们的带我,然后通过操纵这些符号完成思维”。
反过来说,如今的计算机其实正在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只不过如今的程序还非常稚嫩,如今的硬件也无法如人的身体那样感知到足够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既然思维和身体是分离的,那就代表它们是可以替换的;那么如果有一天,物理系统足够复杂,就可以承担人类的智能。这与当时陈老师们在吃饭时谈笑的内容多么相似:随着计算机系统越来越复杂,计算机能自动完成的事件越来越多,可以预见,当计算机足够复杂时,它们能够自己debug,自己reflection,那么它们与人类的距离又有多大呢?这或许是所有计算机专家的梦想,也是许多像《黑客帝国》之类的科幻片的灵感来源。
我本人也非常信仰这种观点。可如今,一种新的看法,即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也似乎更“高级”,如同当时只研究环境,后来加入的“人”的因素一样,后者显得更合理。这种观点认为,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与身体的物理属性相关,脑神经水平上的细节、身体的结构、运动系统等都对认知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用我们的身体以合适的方式与世界中的其他物体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它认为认知在本质上并非使用抽象符号的表征和加工,而是一种模拟(simulation),而所谓模拟,是“身体、世界和心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知觉、运动和内海状态的复演”。我对此并不十分理解,紧接着文章举了个例子,认为同情心的产生即是因为我们“通过大脑与身体的特殊通道模拟了他人的感受”,同样让我不太理解。
文章还举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Yale大学的研究者在2010年做了一个实验,把41个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A组学生双手捧着一杯热咖啡,B组学生捧着一杯冰咖啡。然后两组学生分别对同一个想象中的中性人物的人格特征进行评分。结果显示,A组学生比B组学生更有可能把这个人评估为热情、友好。从而认为,身体上感知到的温暖影响了学生认知上的判断。这个结果的确让人惊讶,但仔细一想却也不是那么奇怪。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同样的风景给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喜有人悲,最简单的,如果人身体健康,那很可能就是乐观的心态,反之如果他正遭受疾病,他更趋向于悲观的心情,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说说具身认知的方法论。具身认知告诉我们要把有机体放在它的环境中,视有机体、行为和环境紧密相连。这就回到文首的问题,有关“有机体”的变量是可重复出现的吗?我们知道环境是可以量化的,可人在那一刻是喜是悲却无法估计,也不可能重复发生,那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另外,具身认知认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是对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解释,应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是具体如何结合呢?
这些都是具身认知让我不可接受的地方。尽管现代科学都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都试图把“人”加入研究的范畴(是否和兴起的社交网络有关?),但我还是很难理解怎样用科学、用数字和规则来研究人的行为,甚至人的认知。